锲而不舍转作风 铆足干劲开新局
——市直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全市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暨警示教育大会精神
本报讯(记者李倩 丁猛 杨昊文)全市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暨警示教育大会发出了驰而不息强作风的“动员令”,吹响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冲锋号”。连日来,市直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全市会议精神,深感责任在肩、时不我待。大家纷纷表示,新的一年,将鼓足干劲、勇毅前行,紧扣中心、奋力打拼,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建新表示,全市人社系统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上来,坚持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在用工要素保障、人才技术支持、社保事项办理、劳动关系调处等方面谋划更多切口小、撬动性强的创新举措,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健全常态化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推动人社领域“一件事”集成改革延伸扩面。坚持“带着使命履职、带着感情服务”理念,持续提升系统行风建设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以作风转变的新姿态、新作为、新成效,不断开创全市人社事业发展新局面。
营商环境就是个“大磁场”,哪里营商环境好,资金就往哪里投,企业就往哪里落,人才就往哪里流。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屈国治表示,市发改委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全市会议精神,坚持以增强经营主体获得感、满意度为第一标准,突出改革引领,聚焦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政务水平、优化要素供给、强化法治保障、健全信用建设、助企纾困解难等重点领域,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行动,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全市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暨警示教育大会再次吹响了加速发展的奋进号角。我们将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零容忍’的态度筑牢纪律防线,全力打造‘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创新有速度’的市场环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力表示,新的一年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包容审慎执法,让经营主体更安心;围绕“两个主导产业和八个优势产业”,精准开展质量提升、标准引领、知识产权护航行动,助力企业创新更舒心。同时,以警示教育为镜鉴,狠抓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当好市场秩序的“守护者”、企业发展的“贴心人”,为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着眼长效、形成常态,确保发展全面提标、提质、提速、提效。”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刘俊义表示,市农业农村局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转变作风,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大兴艰苦奋斗、敬业奉献之风,不断提高谋事干事成事能力。以“人民至上”的理念服务群众,巩固拖欠农民补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问题专项整治成果,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以“躬身力行”的姿态狠抓落实,紧盯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目标,全力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和留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张景俭表示,市商务局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开放度,引导企业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培育新外贸增长点,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积极打造一流产业生态,指导各县(市、区)依托县域特色产业,围绕石化产业、管道装备主导产业和医药与医用包装、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靶向发力、精准招商,争取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附加值高、智能化数字化程度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开展以旧换新工作,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继续做好汽车等带动力强的补贴项目和新增的3C数码产品等热门品类补贴工作。持续打造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吸引更多京津游客来沧消费,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强表示,市行政审批局将按照“党建引领、效能提升”的工作思路,持续巩固拓展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全力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扎实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实,切实提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处办质效。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省市重点项目量身定制个性化全流程管理服务导图,以“干在实处”推进发展“走在前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金桥表示,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两重”项目、国债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其他省市重点项目,不断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全力做好项目用地组卷报批和供应,确保各类项目用地保障应保尽保;加快推进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报批,组织开展县(市)城镇开发边界局部调整,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健全网格化耕地保护监管体系,规范耕地占补平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管严控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大力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压缩时限,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擦亮服务品牌,实现“小窗口”保障“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