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2024/00015261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发布机构:
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2024-06-18
-
名称:
沧州市人民政府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537号建议的答复
- 主题词:
沧州市人民政府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537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史风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乡村排水系统暨污水治理设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抓好组织推动。我市制定印发《沧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配套制定了“一表一报告五清单”,形成了“1+7”政策体系。凝聚部门合力,通过召开五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建立了定期会商、推进工作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垃圾污水百日攻坚方案》《厕所革命专项方案》《沧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推动了工作齐头并进。
二是列入民生实事。我市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列入2024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按照“三个不到”(即看不到污水横流,无污水泼洒到公共空间,无粪污直排或化粪池溢流现象,无污水直排环境水体等;闻不到臭味,不在公共空间或房前屋后形成黑臭水体、臭水沟、臭水塘等;听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为村民群众所认可)的总体标准,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目前我市主要采用改造卫生厕所,对厕所粪污进行无害化利用以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模式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每户配置灰水收集桶,通过建设小三格或双瓮式化粪池,并根据村庄规模、人口密度等设置大三格化粪池,对村庄农户的粪污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的澄清液达标后可用于农田灌溉,处理后粪渣可以作为有机肥施入农田。生活灰水经污水收集桶收集后,按照水质特点采用院内洒水抑尘、浇菜浇花浇树、冲洗厕所等方式实现原位消纳。同时,对于人口密集度高、经济发展好的村庄,因地制宜通过建设排水管网基础设施,推行雨污分流,采取建设集中式或相对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污水治理。对于城镇近郊村庄,积极推进将生活污水纳入城镇、园区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处理,并加快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和连接管网建设。
三是强化督导落实。我市印发《沧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行动督导检查工作方案》《沧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包联名单》,明确分类认定清单,建立包联督导机制,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2023年全年印发督办函104份,通报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等问题1496个,已全部交办属地整改到位,极大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四是开展攻坚行动。我市开展农村地区垃圾、污水和黑臭水体整治百日攻坚集中行动,重点针对农村地区垃圾、污水和黑臭水体难题开展集中攻坚,全市5659个行政村均纳入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实现“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全覆盖,农村垃圾、污水及黑臭水体实现有效管控。
五是加强典型推广。在吴桥水厕并治分区处理“1+X”模式基础上,因地制宜探索推广新型技术模式,深入挖掘典型工作做法,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厕所粪污与黑灰水一体化处理技术模式。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全方位开展宣传,搭建成果展示平台、多方合作平台和全民互动平台,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将凝聚合力,持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不断夯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基础。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沧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5月31日